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將美麗中國作為與富強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諧并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,生態文明建設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。2018年環保相關政策密集發布,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,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行動和政策。七大攻堅戰,包括打贏藍天保衛戰,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、城市黑臭水體治理、渤海綜合治理、長江保護修復、水源地保護、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,規劃出了未來環保行業的工作重點,將長效驅動環保產業良性發展。中國的環保投資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,節能環保的公共財政支出一直保持增長態勢,但距離發達國家2%-3%的環保投資額占GDP比重仍有一定距離。我國目前的政策力度有望提升治理污染投資金額及比例,環境污染治理市場仍有發展空間。
在2018年去杠桿對環保行業的影響下,環保行業前三季度收入增速放緩,凈利潤下滑,相信目前去杠桿造成的行業陣痛會加快行業洗牌的過程。政府開始重視民企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,11月國務院印發了《關于聚焦企業關切進一步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的通知》,幫助改善融資環境,拓寬民企的融資渠道。環保行業涉及到資金的投入和工程的墊資,過度依賴PPP項目將導致應收賬款回款減慢,資產負債率提高,有息負債的持續增加降低了行業整體的抗風險能力。根據Winds行業數據統計,2018年第三季度行業整體資產負債率達到58.40%,同比上升3.83pct,其中PPP參與度較高的水處理行業提升明顯。截止2018年第三季度,行業整體經營性凈現金流稍有改善,投資凈現金流延續下降趨勢,以PPP項目較多的子行業最為明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