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生物質能產業始終面臨著一系列問題,發展比較遲緩,目前仍處于初期,市場培育不完善,產業體系也不健全。最突出的兩個問題,一是原料收集困難,二是產業鏈比較長導致開發成本高、項目經濟性不足。
當前,全國各地紛紛設立城市禁燃區,同時禁止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,促進生物質能原料供應問題得到了部分解決。因此,扶持政策傾斜的重點,應該是著力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、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。
2017年12樂國家發改委、國家能源局印發的《關于促進生物質能供熱發展的指導意見》中鼓勵發展的生物質能開發技術,主要是生物質電熱聯產和生物質鍋爐供熱,其中后者又包括生物質成型燃料和生物質燃氣兩個發展方向。
縱觀這三個領域,國家支持力度最大,發展最好的是生物質燃氣,多年來,中央財政拿出了大量資金發展農村沼氣,在補貼資金支持下,沼氣技術不斷進步,基本上實現了規模化、高效化發展,當前氣容比已經突破2,即每立方米反應池每天可以生產2立方米沼氣,這是了不起的技術進步。供熱信息網了解到生物質電熱聯產屬于新興發展方向,前期開發比較多的是生物質發電項目,在這個領域,國家支持政策主要體現在0.75元/千瓦時的上網電價上。生物質成型燃料則基本沒有獲得政策支持,甚至在部分地區將其列入高污染燃料目錄,禁止其發展。